新能源跌跌不休,但东威科技(688700.SH)始终是特立独行的那一个。
2021年才上市,短短一年股价从18.91元最高上涨至122.46元,翻了5倍之多,是不折不扣的大牛股。在估值一度炒到接近150倍PE后,泡沫破碎,很快遭遇腰斩。
只不过摔得快,爬起来更快。
东威从今年5月重启主升浪,只花了两个月便回归巅峰,7月3日股价创下今年新高109元。也就是说,只需再涨12%,即可突破历史新高。
可惜的是,在距离前高仅一步之遥时,东威又崩了。
7月25日,公司股价跌超15%,并且早在今天暴跌之际,已现下跌趋势,本月累计下跌超25%。
到底发生了什么?
还得从为什么涨说起。
2022年中旬,宝明科技(002992.SZ)拟耗资60亿投建锂电池复合铜箔生产基地,由此拉开了复合铜箔从0到1的炒作帷幕。
复合铜箔不仅能减少金属材料的用量,利于降本。而且更加安全,其能有效改善热失控,当电池受到外力撞击断裂时几乎不产生金属毛刺,避免刺破电池隔膜,从而提升电池安全性。
故事是美好的,但现实呢?
超乎预期的是一年时间PPT竟然兑现。与宝明科技一同加入复合铜箔大军的万顺、双星,先后在今年6月拿下首张复合铜箔订单。这也被资本市场认为复合铜箔从实验室正式转向订单突破,取代传统铜箔已成大势。
那么,一个行业在渗透率提升过程中,谁最先受益?答案自然是设备厂商,东威就是这个卖铲子的。
复合铜箔核心工艺为磁控溅射和水电镀,磁控溅射更是重中之重。而这两个环节,东威均有涉及。
在水电镀设备环节,东威是业内唯一具备规模量产的设备商。壁垒更高的磁控溅射设备环节,目前主要是从腾胜科技、汇成真空或是进口厂商采购,东威也正在切入,去年12月正式出货首台真空溅射双面镀膜设备。
这也是为什么任何有关复合铜箔的消息刺激,东威总能一马当先上涨。
可是为什么最近股价突然崩了?
昨晚东威发布中报业绩,上半年实现营收4.99亿,同比增长21.16%;净利润1.02亿,同比增长9.77%。单二季度净利润0.52亿,同比下降3.70%,环比微增2.20%。
显然,与优秀并不沾边,但也绝非一言难尽的程度,营收依然实现稳增,因此这个理由还达不到如此跌幅程度。
大概率是由两个指标不及预期引发。东威存货3.89亿,合同负债2.45亿,环比仅仅为+4%/-7%。
一般而言,在手订单暴增,存货与合同负债都会大幅增加。如今两个指标如此背离,市场对于复合铜箔爆发的预期灰飞烟灭。再加上高达90倍的PE,最终大厦倾倒。
不过也没必要过于悲观。
其一,从产业调研数据了解到,下游主要客户正在将PET产线改为PP产线,那么东威交付的部分设备有可能在配合调整产线,代表这部分收入会延迟确认。
其二,中报有一个亮点,负责新能源设备的子公司为广德东威科技,上半年利润3702万,净利率26%。也就是说,复合铜箔设备净利率在还没有规模化量产时,可以做到26%净利率,远高于PCB设备不到20%的净利率。而未来规模化量产可能更高。
其三,行业量产最快在2023年底,这也意味着下半年才是订单确认的高峰期。
总而言之,市场最多还能原谅东威一次。
一方面,如果下次合同负债仍旧不能大增,现在的暴跌恐怕才是刚刚开始。如若如期增长,跌一跌消化估值未尝不是机会?投资是动态的,还需进一步跟踪。
另一方面,减持的毛病真该改改,去年股价高位违规减持被上交所通报批评,这次又在中报不及预期前夕披露减持计划,一而再再而三,很难不让人怀疑有什么问题?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