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基金:穆迪下调美国主权评级,美债收益率继续上行

发布时间:

2025-05-20 09:06:45

泡财经APP

昨日市场全天震荡调整,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截至收盘,沪指平收,深成指跌0.08%,创业板指跌0.33%

债市这边,国债期货收盘全线收涨,30年期主力合约涨0.42%,10年期主力合约涨0.18%,5年期主力合约涨0.10%。(数据来源:同花顺,20250519,指数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

4月社融数据公布,信贷需求走弱,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有所抬升。穆迪下调美国主权评级后市怎么看?我整理了南方基金宏观策略部深度解读观点供大家参考,一起听听吧。

01宏观经济解读

我们先来看看国内外宏观基本面。一方面是中美日内瓦联合声明发布,关税谈判取得巨大进展,宏观经济景气平稳,外需前景改善,地产销售季节性回升。

经济景气整体平稳,由于美国“对等关税”导致的抢出口、抢转口因素本就驱动4月出口数据大超预期,港口货物吞吐量强于季节性,随着中美关税谈判超预期落地,北美航线运输需求明显恢复,多数航线运价上升,带动SCFI环比上涨,显示对美直接贸易前景改善。新房和二手房销售均明显放缓,回归季节性波动。

另外一方面,4月金融数据出炉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信贷规模显著走弱:新增信贷2800亿元,为2006年以来同期最低,同比少增4500亿元。居民部门贷款减少5216亿元,同比多减50亿元。企业部门贷款增加6100亿元,同比少增2500亿元。

二是社融结构依赖政府债券支撑:新增社融1.16万亿元,同比多增1.22万亿元。政府债券融资9762亿元,同比多增1.07万亿元,为主要贡献项。企业债券融资2340亿元,同比多增633亿元,环比改善。

三是货币供应增速分化:M1同比增速下降0.1个百分点至1.5%,弱于预期,因财政存款增加、居民/企业活期存款减少。M2同比增速上升1个百分点至8.0%,主要受基数回落支撑(2024年同期基数较低)。

总的来说,考虑到中美就关税达成初步协议,并规定90天的豁免期限,意味着未来2-3个月“抢出口”应会持续,也将一定程度支撑国内经济和融资需求。(资料来源:南方基金宏观策略部整理,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

说完国内宏观我们再看海外宏观。一是美国经济动能仍在下行通道中。上周美国公布的一系列宏观数据整体显示出“通胀温和回落—需求放缓—制造业仍在收缩,但劳动力市场尚具韧性”的复合图景。综合来看,数据延续了“价格压力暂缓、实际需求放软”的组合特征。关税不确定下,预计美国经济将继续下行。

二是穆迪调降美国主权评级。5月16日,穆迪(Moody’sRatings)宣布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自最高级别Aaa下调一级至Aa1,并将前一次“负面”观察调整为“稳定”展望。

穆迪指出,下调决定核心在于美国债务与赤字十余年来持续攀升,联邦利息支出与债务规模均已远高于同级别主权,且缺乏可信的中期财政整顿方案,这一状况“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太可能得到根本扭转”。

评级机构认为,近期国会与行政部门在预算、税改及债务上限谈判中仍呈高度党派化,显示财政纪律难以恢复。历史上,标普在2011年因债务上限僵局首次调降美国主权评级,惠誉于2023年因财政治理效率与赤字恶化将美国降至AA+。(资料来源:南方基金宏观策略部整理,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

02后市展望

那后市怎么看呢?

首先我们看下A股。南方基金认为从市场点位、情绪、估值角度看,关税冲击后的反弹已基本完成。但关税影响并未完全消除,目前保留的20%芬太尼关税+10%普遍关税,相较今年以前的关税水平仍是较大幅度提升,对中美贸易仍有负面的长期影响。

后续围绕芬太尼关税能否取消、24%的暂缓部分到期是否加征等问题,中美仍将持续博弈,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可能继续压制市场风险偏好,导致A股维持震荡状态。

结构上,《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或将推动主动权益基金资产配置再平衡,有利于大、中盘风格以及显著低配的银行、非银金融行业表现;低利率、高股息环境下,红利资产仍有较好的性价比。

其次关于债市,国内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低位窄幅震荡,关注资金面和基本面变化。上周,中美关税谈判超预期落地,降准落地后资金面边际小幅收敛,债市迎来小幅调整,曲线小幅走陡。金融数据显示私人部门信用依旧偏弱,基本面仍顺风,货币延续宽松,调整空间整体有限,短期内预计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低位窄幅震荡,后续关注资金面、基本面的变化、20日LPR报价和存款利率的调降幅度。

再看美债,穆迪下调美国主权评级或引发美债波动。4月初美债收益率大幅上行,主要原因是美国金融市场整体处于动荡中,在部分时间甚至出现了"股债汇"三杀的局面。

近期美债市场流动性恶化程度已有缩缓解,新变化来自于穆迪下调美国主权评级。富国银行策略师舒马赫和马托拉托斯在一份报告中告诉客户,他们预计“10年期和30年期美债收益率将因穆迪下调评级而上升5-10个基点”。

当前市场对美债供给、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情绪比较重,收益率可能会因减税法案等其他因素出现上升。

0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