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量子科技领域频频传出利好消息,使得该板块持续活跃。10月9日,Wind量子技术概念指数一度触及9872.87点,创下历史新高。个股方面,截至10月17日收盘,国盾量子近20个交易日涨幅达30.26%,迪普科技和中科曙光涨幅分别达17.40%和13.75%,盛洋科技、格尔软件、华工科技均涨超7%。
这一轮行情的背后,是核心技术突破、政策支持与市场热情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量子科技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快车道。
技术突破驱动产业加速落地
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约翰·克拉克、米歇尔·H·德沃雷和约翰·M·马蒂尼斯三名量子物理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电路中实现宏观量子力学隧穿效应和能量量子化方面的贡献。
对此,诺贝尔物理学委员会表示,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成果为开发量子密码学、量子计算机和量子传感器等下一代量子技术提供了可能。诺贝尔物理学委员会主席奥勒·埃里克松也表示,百年来量子力学不断带来新的惊喜,它大有用处,为数字技术提供了基础。
10月10日,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宣布,已实现全球首款四通道超低噪声半导体单光子探测器的量产落地。据悉,该设备在探测效率、暗噪声水平、集成度等多项关键指标刷新世界纪录,标志着我国单光子探测技术进入领跑阶段,可为量子通信、单光子雷达、生物荧光成像、深空激光测距、单光子成像等应用提供自主可控、性能领先的核心组件,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量子信息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自主可控能力。
目前,新型单光子探测器产品已服务于国内顶尖科研单位,具备批量生产与交付能力。科大国盾量子研发团队表示,未来将沿着小型化、芯片化、集成化的发展路径,推动产品加快走向规模化应用,为下一代星地一体量子通信网络、高精度激光雷达、深空探测等重大工程提供“中国方案”。
除此之外,10月12日,在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量子科技创新发展分论坛上,中国移动研究院发布了通量一体系列成果,全面展示了中国移动研究院在量子通信领域的科技创新路线和最新研究进展。
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演讲指出,量子通信正处于从技术奠基到产业融合的跨越式迈进阶段,“通信、量子、密码”三者的相互融合是推动实现量子通信技术研究与产业推进的核心引擎。中国移动针对量子通信规模化应用中的痛点难点,自主创新“四层五融入”量子通信技术体系,引领量子通信能力深度融入信息基础设施,通过融网络、融安全(密码、SIM、认证)、融应用,打造量子安全服务能力底座,为量子赋能千行百业奠定了基础。
政策支持与市场前景展望
政策层面,2025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量子科技、生物制造、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同时,量子科技已被明确列为“十五五”规划(2026-2030年)中的国之重器和未来产业核心赛道之一,承载着我国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抢占制高点”的战略使命。
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无疑为我国量子科技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10月11日,在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主论坛上,中国移动与中国电科、中国信科等十余家生态伙伴代表共同启动“点亮百城”量子试验网并正式发布量子生态联盟,进一步凝聚产业合力,加速我国量子通信产业迈向“技术协同、规模落地”的发展进程。
2025年是量子力学诞生一百周年,联合国将其定为“国际量子科学技术年”,同时也被称为“实用化元年”。当前,得益于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精密测量三大领域的系统性布局与关键技术创新,我国已在国际竞争中跻身第一梯队。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量子计算行业发展战略机遇与投资前景展望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量子计算市场规模将达61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将达115.6亿元,同比增长30%,占全球市场的32%,位居全球第二。
从发展前景来看,据IDC预测,2022年至2030年全球量子计算市场规模复合增速将高达79.72%,到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000亿美元。麦肯锡在最新发布的《量子技术监测》研究报告中也预测,到2035年全球量子技术市场规模将达到970亿美元,其中量子计算最具潜力并将占据最大份额,收入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40亿美元增长至2035年的720亿美元。种种数据表明,量子科技产业已进入快速成长期,其中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对此,中航证券指出,量子与AI产业的协同创新,不仅为量子计算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也可能为推动AI产业发展开辟新路径、新思路。当前,量子计算产业正处于技术突破、应用探索、产业培养同步推进的关键期。国内量子计算的发展也呈现出“硬件多点开花、软件工具补齐、产业协同发力” 的良好态势。同时,国内相关企业在量子前沿科技领域具有相对领先、全面、深入的技术、产品及市场布局,未来可能充分享受朝阳产业快速成长的市场红利。
融资加仓与机构布局彰显市场信心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7日收盘,10月以来共有18只量子科技概念股获得融资净买入,金额合计达12.45亿元。其中,紫光国微、国盾量子、福晶科技、中天科技、国电南瑞5股融资净买入额居前,均超亿元,紫光国微和国盾量子分别达2.50亿元和2.46亿元。
机构调研频率也显示出了市场对量子科技的高度关注。Wind数据显示,7月以来,A股量子科技板块共有24家上市公司获得机构调研,10家累计接待超50家机构调研。其中,银轮股份和紫光国微最受青睐,接待调研机构家数均超100家。
据了解,国盾量子是中国量子信息产业化的开拓者、实践者和引领者,主要从事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相关的技术服务。
该公司8月接待机构调研时曾表示,公司销售的量子计算机整机和核心组件,如操作系统、制冷机等,都是作为高端仪器销售。市场预期方面,量子计算技术路线很多,公司主要是与上游祖冲之号的研发团队合作,专注于超导技术路线,其他技术方向也有很多单位和量子企业在研究。目前,由于量子计算机作为科学仪器销售,所以各条路线都有各自的用户群体,在量子计算机的算力真正形成价值之前,市场不会出现爆发性增长。公司也在做海外业务,将向海外交付一台超导量子计算机整机。
格尔软件专注于信息安全产业领域多年,主要从事数字信任和数据安全相关的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服务业务,旗下有四大产品体系,分别为数字信任产品系列、密码安全产品系列、数据安全产品系列和物联安全产品系列。
东方证券表示,格尔软件以技术硬实力构筑核心壁垒,自主研发的NGPKI体系引领下一代安全架构,抗量子加密大势所趋下,有望占得先机。另外,公司数字信任服务体系项目作为国内首个密码技术规模化出海案例,实现了PQC算法海外应用、“AI+密码”技术落地、国产软硬件全链条输出三大突破,为全球市场拓展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