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火遍全国的鸭脖,如今却让投资者追悔莫及。
9月23日,「绝味食品」正式变成了「ST绝味」,这家市值一度超600亿的卤味巨头,目前只剩92亿。
更离谱的是,别人家造假都是把业绩往大了吹,绝味却反着来,连续5年把收入往小了做。
这事儿真是活久见。
2017年到2021年,绝味食品每年都有一笔装修费收入没算进账本里,占当年营收的比例从5%到1%不等。
看着好像比例不大,但算算账就知道其实不少钱。
2017年绝味营收38.5亿,5.48%就是2.1亿。
五年下来,累计隐瞒的收入起码大几亿。
更骚的操作是,时任财务总监彭才刚直接让财务人员用个人账户走账。
使得这些装修费完全绕开了上市公司的监管体系,在体外打转。
监管给出的处罚也很直接,从公司到相关人员全部罚款,合计850万。
装修费这块,在加盟行业里本来就是个灰色地带。
品牌方指定装修公司,报价比市场价高出20%-30%,差价就是利润。
很多品牌更狠,直接把装修公司放在体外,由老板另设公司运营。
从这个角度看,绝味还算「老实」,至少装修业务在体内运作,只是没把收入算进去。
但问题就在这里。如果只是会计处理的技术问题,监管不至于这么重手。
通过员工个人账户走账,这笔钱到底去了哪儿?
是为了避税,还是为了给管理层输送利益,或者是为了平滑业绩?
市场有各种猜测,但真相只有当事人知道。
比起财务违规,更让人担心的是绝味的基本面。
今年上半年,绝味在营门店只剩不到11000家,而2023年底的官方数据还是近16000家。
一年半时间,净关店超过5000家,这已经不是正常的优化调整了,这是加盟体系的系统性崩塌。
关店背后,是单店效率变得惨不忍睹。
按现有门店和营收推算,单店月均销售额从高峰期的3万多元跌到了2万元左右。
而房租、人工成本年年涨,这个销售额意味着大量加盟店在亏钱。
上半年,绝味鲜货类产品营收21亿,比去年同期的少了5亿,跌幅超19%。
归母净利润1.75亿,暴跌40%。
与此同时,同行周黑鸭上半年毛利率58.6%,煌上煌31.9%,绝味只有不到30%。
更要命的是,绝味的合同负债只有1.43亿,同比下滑9.4%。
这个指标反映的是加盟商的拿货积极性,连加盟商都不愿意进货了,生意状况可想而知。
一个「万店战略」,搞得供应链和资金链全面承压,现在掉头都难。
而且绝味还砸了24亿做股权投资,结果连续三年亏损,企业俨然一副加速俯冲的模样。
这两年,几乎所有同行都在做健康化、年轻化,只有绝味还在收割加盟商的装修费。
当行业都在收缩优化的时候,绝味的万店体系又成了最大的包袱。
年轻人的口味在变,消费习惯在变,绝味的产品和模式却还是老样子。
如果没有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哪怕曾经是行业老大,也可能一夜之间跌下神坛。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