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wind最新数据,A股上市银行共42家,非银金融85家,所有A股上市金融公司共127家(行业划分按申万一级行业)。
整体来看
2023年人均薪酬超过50万的有39家(其中证券公司有17家),14家人均薪酬超60万(其中证券公司有6家)。与2022年进行对比,2022年人均薪资迈入50万元阵营的有35家(其中证券公司有14家),数量少于2023年。
2023人均薪酬最高的是渤海租赁(000415.SZ),达到168.5万元。百万级别的还有陕国投A(000563.SZ),达到101万元。此外,人均超过70万的高薪金融机构有中信证券(600030.SH)、中金公司(601995.SH),分别为79.2万元、70万元。
最低的人均年薪是15.9万,大约是TOP1的1/10。

统计2023年相对2022年的同比增减情况,在全部127家中,67家2023年人均薪酬同比增长,60家同比下降。
2023年人均降薪幅度最大的上市银行分别为上海银行(601229.SH)、长沙银行(601577.SH)、杭州银行(600926.SH)3家城商行,人均降幅最大的上市券商分别是天风证券(601162.SH)、中金公司(601995.SH)、中原证券(601375.SH),以上6家降幅均在12%-15%之间。
此外还有东兴证券(601198.SH)、国泰君安(601211.SH)两家券商降幅在10%以上。

人均薪酬上涨的金融上市公司当中,22家出现超过10%的大幅上涨。其中最多的是证券公司,有9家增幅超过10%。增幅最显著的是长城证券(002939.SZ),2023年员工的人均薪酬为54.3万元,同比增幅77.7%。其次是中泰证券(600918.SH)、财达证券(600906.SH)、湘财股份(600095.SH)。

上市银行
再看42家上市银行人均薪酬,出现明显的分化。
2023年度,人均薪酬最高的江苏银行(60.7万元)是人均薪酬最低的西安银行(31.4万元)的近2倍。
从人均薪酬的数值来看,国有大型银行相较于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整体更低。2023年人均薪酬超过50万的上市银行有11家,其中股份制银行5家、城商行5家、农商行1家,无国有大型银行。
2023年度人均薪酬最高的依次是:江苏银行(600919.SH)、中信银行(601998.SH)、浙商银行(601916.SH)、招商银行(600036.SH)。

国有大型银行中,交通银行(601328.SH)2023年人均薪酬44.1万元,其余五大行人均薪酬在33-36万元之间。不过国有大行的平均薪酬变动较小,除了建设银行(601939.SH)有1.65%的降幅,其余5家均有1%-6%之间的增幅。

从增降幅来看,42家上市银行共有22家人均薪酬出现上涨,其中增幅在5%以上的有10家。增幅最大的是瑞丰银行(601528.SH),从2022年的33.8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36.97万元,同比增幅9.43%。同样增幅在9%以上的还有浦发银行(600000.SH),2022年45.5万元,2023年增长到49.7万元。此外,增幅在5%以上的还有张家港行(002839.SZ)、江阴银行(002807.SZ)、青岛银行(002948.SZ)等。
从金额看,人均薪酬增加最多的是浦发银行,2023年比2022年增加了4.23万元。随后是瑞丰银行、张家港行,2023年人均薪酬增加了3万元以上。

人均薪酬降幅超过10%的上市银行包括上海银行(601229.SH)、长沙银行(601577.SH)、杭州银行(600926.SH)。从金额看,人均薪酬下降了7万元以上的有上海银行、杭州银行两家。

上市保险公司
2023年平均薪酬在22万-35万之间。
增幅最大的是中国平安(601318.SH),同比增长17.69%,人均薪酬增加了4.14万元。降幅最大的是中国人寿(601628.SH),降幅9.95%,人均减少2.44万元。

上市期货公司
共4家,2家平均20万+,另2家平均40万+。
增幅最大的是南华期货(603093.SH),同比增长16.70%,人均薪酬增加了6.22万元。降幅最大的是永安期货(600927.SH),降幅7.37%,人均减少3.78万元。

券商
往期转载文章:券商工资排行榜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