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 消金财经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批复同意西班牙桑坦德银行在深圳筹建分行,这是该行继上海、北京之后在中国内地设立的第三家分行,也是其10年来首次在中国内地新增分行。

桑坦德银行并非中国市场的新面孔。这家成立于1857年的西班牙金融巨头,资产规模高达1.8万亿欧元,全球拥有350万名股东和20.8万名员工,早已将目光投向中国
此次落子深圳,瞄准的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巨大潜力,更剑指中国企业日益增长的出海需求。深圳分行的设立,意味着其将从“幕后合作”走向前台经营,尤其瞄准中国消费金融这一万亿级市场。
01
全球巨鳄,西班牙世界的金融霸主
作为西班牙最大的商业银行,桑坦德银行在欧洲及拉丁美洲的西班牙语国家中地位举足轻重。据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的2025年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中,桑坦德银行位列前20名,与中、农、工、交银行、摩根士丹利等知名机构同属一个组别。
桑坦德2024年财报显示,其收入结构中零售和商业银行占比52.18%,数字消费银行贡献20.76%,两者合计超七成,构成绝对核心业务。
该行在拉美和欧洲的成功模式可总结为三点:
一是场景化渗透,通过信用卡、汽车金融、教育贷款绑定高频消费场景;
二是技术驱动,借助AI风控系统降低坏账率,移动端交易占比达85%;
三是覆盖长尾客户,服务中小企业和低收入群体以形成规模效应。
桑坦德的业务版图横跨欧美大陆,核心市场包括西班牙、英国、葡萄牙、巴西、智利和墨西哥等国家。尤其在拉美地区,它拥有深厚的市场根基和网络优势,而拉美正是中国企业出海的热门目的地。
桑坦德银行的全球布局并非简单的业务扩张,而是在构建一座连接欧美与亚太的金融桥梁。
02
中国布局,二十年深耕的“三大支柱”
桑坦德银行的中国征程始于1993年的香港分行设立。2008年,上海分行正式开业,标志着其正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2014年,该行又将北京分行纳入版图,进一步完善了在中国的网络布局。
经过二十余年发展,桑坦德银行在中国形成了独特的 “三大支柱”:
分行网络支柱:通过香港、上海和北京的分行开展批发银行业务,服务进入亚洲的欧美客户以及有意进入欧洲和拉美的亚洲客户。即将设立的深圳分行将成为这一网络的重要补充。
消费金融支柱:2012年,桑坦德消费金融公司投资3.06亿元入股北银消费金融公司,获得20%股权。当时这一交易溢价高达1.8倍,创下国内消费金融公司引进股东家数最多、入股比例最高、涉及金额最大的纪录。
战略投资支柱:2013年,桑坦德银行从汇丰控股手中收购上海银行8%股权。目前仍持有6.54%的股份,位列上海银行前三大股东。双方在批发银行、零售银行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这三大支柱相互支撑,构建了桑坦德银行在中国的完整生态体系。深圳分行的设立将进一步强化这一战略布局。
03
其全资子公司是欧洲领先的消费金融服务商
桑坦德银行在消费金融领域的专长尤为突出。其全资子公司,桑坦德消费金融公司是欧洲领先的消费金融零售商,业务遍及15个国家,服务1800万客户。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其通过与汽车经销商和零售商合作,在合作网点提供贷款服务,初步获取客户;再通过数据分析筛选目标客户群,转化为直接个人贷款客户。这种模式让桑坦德能主动寻找客户,而非被动等待,类似捷信前些年在国内的模式。
审批方面,87%的汽车贷款和98%的耐用品贷款通过评分卡系统自动审批。高度集成的系统能在输入标准化客户信息后快速完成审批,大幅提高效率同时降低操作风险。
另外桑坦德消费金融专注于中低收入人群,特别是年轻人和年轻家庭。这些客户有消费需求但往往无法获得传统银行贷款,这跟国内的消费金融公司定位一样。
最早这些专业经验通过入股北银消费金融后,双方在产品研发、IT系统、风险管理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支持。双方合作开发了“轻松付”、“轻松贷”、“应急贷”等多款产品,甚至创新性地推出了专门针对农民客户的“惠农贷”。
04
为何落子深圳?
深圳引进桑坦德银行并非偶然。随着深圳企业海外业务迅猛发展,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面临开户难、资金安全等问题。同时,中资金融机构在海外提供的融资产品和服务种类相对单一。
为此,深圳市委金融办采取 “向外引进”与“对内调研”双轨策略:一方面大力引进“一带一路”国家头部金融机构;另一方面引导本地中资金融机构提升服务能力。
2023年,深圳市委金融办两次出访“一带一路”国家,拜访40家重点机构,推介深圳产业优势,邀请国际资本参与深圳储能基金等项目。这些努力最终促成了桑坦德银行的落户决策。
桑坦德银行深圳分行将定位为“大湾区分行”,重点为西语国家公民和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同时为大湾区企业开拓拉美市场提供金融支持。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