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正在下一盘大棋

发布时间:

2025-05-16 07:10:00

来源:瓦肯财经
李书福,正在下一盘大棋

5月7日晚,一纸公告在车圈引发地震。

吉利汽车计划收购极氪已发行的全部股份,交易完成后,极氪将从纽交所退市,成为吉利的全资子公司。

这意味着在仅仅一年时间内,极氪便完成了资本结构的急转弯。

极氪上市可谓坎坷不断,早在2022年底,它就首次递交IPO申请,但因估值未达预期而搁浅。

2023年重启上市,尽管公司三年累计亏损超200亿元,最终还是以打对折的价格,在去年5月成功登陆纽交所,只是估值缩水至50亿美元,远低于最初预期的130亿。

而这场姗姗来迟的IPO,也并未带来资本狂欢。

过去一年,极氪股价波澜不惊,直到私有化消息一出,才终于勉强触及历史高点,但也能看出,对于私有化,市场的态度是欢迎的。

要理解市场情绪为何如此,先得明白,极氪始终没有真正断奶。

从一开始,极氪的命运几乎全由吉利掌控,技术上背靠SEA浩瀚平台,制造上全靠吉利代工。IPO阶段,吉利不仅出资撑场,还直接持有极氪65.7%的股份。

但即便有亲爹全力撑腰,极氪依旧深陷亏损泥淖,从2021年到2024年,其净亏损累计已经超过了260亿元。

亏损的背后,是极氪巨大的投入。

四年间累计研发支出达超过200亿,单车利率虽提升至15%,但均价却同比下降13%,压缩了利润空间。

而在现金流方面,截至2024年底,极氪账上仅剩90亿,相比同类新势力,哪怕是烧钱狂魔蔚来,净现金也超过了200亿。

另外,近年来中美摩擦不断升级,监管不确定性加大,融资窗口愈发收紧。极氪本就估值不高,若继续留在美股,融资难度极大,甚至会拖累发展节奏。

在这种情况下,与其继续在美股讲故事换资金,不如回归吉利体系,重新整合资源来得更现实。

所以,极氪此次退市,绝非仓促之举,而是吉利整体战略调整的一环。

只是这种整合也并非毫无代价,据界面新闻测算,若吉利以全现金方式收购极氪股份,需动用22亿美元,相当于吉利账上近四成现金。

这意味着,李书福正在押上不小的筹码。

面对高强度内卷,中国新能源车市,已从百花齐放转向头部争霸。

去年9月,李书福发布《台州宣言》,明确提出要整合聚焦,从多品牌扩张模式,回归精细化协同管理。自那以后,几何、翼真等品牌相继并入银河体系,极氪与领克也走向深度融合。

这其中,极氪与领克的整合尤为关键。

极氪不仅持有领克51%股份,还共享管理层与技术资源。原领克销售总经理林杰如今全面掌管极氪营销,而极氪CEO安聪慧也兼任吉曜通行董事长,一脚踏进吉利的电池业务。

这种深度融合,不只是组织架构调整,更是一次资源集中。

吉利意图打造一个多品牌协同、技术共享、成本共担的超级舰队,让极氪成为其中的先锋战舰。

「一个吉利」战略已不再只是口号,而是李书福这盘大棋的落子之音。

只是极氪私有化能否成功,暂时还无法断言,但不管怎样,李书福都只能落子无悔。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泡财经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