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特朗普一通关税“疯狗拳”,全世界资本市场集体暴跌,4月7日周一,A股5200多只个股下跌,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公司成为杀跌“重灾区”。这天,半导体封测龙头通富微电(002156.SZ)直接跌停。
通富微电业务对外依存度很高,2024年上半年,境外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达到66.8%。从这点上看,砸跌停也不奇怪。
不过,笔者认为,通富微电这次其实是被“错杀”。
从行业讲,封测目前并不受“关税战”影响。因为封测环节不决定原产地归属。
根据美国的《出口管理条例》和国际贸易规则(如WTO的“实质性改变”原则),芯片原产地通常由核心技术来源或晶圆制造环节(占芯片成本70%-85%)决定,而非封测环节(仅占成本6-8%)。
打个比方讲,英伟达的AI芯片由台积电代工制造,中国台湾的矽品精密、中国大陆的长电科技、华天科技和通富微电都参与过封测环节,但英伟达的AI芯片显然被认为是美国产品。
事实上,从特朗普上一任期掀起贸易战,再到拜登上台打压中国科技领域,半导体一直是各类制裁的重中之重,但中国大陆的封测行业从没被针对过,反而在持续扩张。
2018年,全球委外封测前十大公司中,中国大陆有三家,合计市占率20.91%,到了2024年,前十大公司中中国大陆已经有四家(除了长电、华天、通富三巨头外,新增一家智路封测),合计市占率27.8%。
再讲讲通富微电这家公司。
相比长电和华天,通富的外部砍单风险最小。
通富第一大客户AMD贡献了2023年近60%的收入。作为英伟达的强劲对手,AMD正全力争夺AI芯片市场份额,这为通富的订单提供了保障。
通富微电与AMD是“合资+合作”模式。2016年,通富收购了AMD苏州和槟城各85%的股权,双方利益高度绑定。与部分“果链”公司过度依赖苹果不同,通富微电无需担心AMD砍单。
事实上,近年一直有投资者担心通富受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根据2024年11月公司在互动平台的说法,目前没有受到直接影响。
从前景来看,通富微电是很可期的,这是笔者认为其这次是被错杀的最主要原因。
封测三巨头中,通富微电成长性最佳。
封测行业毛利低,要靠规模效应赚钱。通富微电近年来规模扩张领先同行: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达170.81亿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211.7%,这个阶段长电科技、华天科技的增幅仅38.11%、91.48%。
为何以2018年为起点?因为这一年是中美贸易战开端,此后行业又经历2022-2023年半导体寒冬。这种情况下,通富微电相较同行的高成长更显韧性。
规模扩张带来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根据业绩预告,2024年通富微电净利润预计6.2-7.5亿元,同比增长265.91%-342.64%,已超过华天科技的6.16亿元。要知道2018年通富净利仅为华天三分之一。长电呢?尚未披露2024年预告和年报,2024年前三季度长电净利润10.76亿元,仍然领先,但毛利率已低于通富微电。2024年前三季度,通富微电毛利率达14.33%,而长电、华天均在12%多。
再看通富的未来预期。
1、Chiplet先进封装技术。
Chiplet是当前降低芯片成本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极富前景,2018年全球Chiplet市场规模6.45亿美元,预计2024年5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44%。
华天、长电、通富是国内Chiplet三强,其中通富微电深度绑定AMD更具优势,有望更充分释放业绩。
2、切入第三方测试赛道。
2024年4月26日,通富微电宣布收购京隆科技部分股权,切入第三方芯片测试市场。京隆科技是全球最大的第三方测试厂京元电子在中国大陆的主要生产基地。
2023年,大陆主要第三方测试厂商计营收仅约16亿元人民币,而中国台湾主要厂商同期收入高达146亿元人民币。与台湾相比,大陆第三方测试市场渗透率尚低,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经过此次关税风波“误伤”,未来伴随行业红利持续释放,通富微电的成长依然值得期待。
通富微电23万股东,当前无需过分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