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卷的新茶饮赛道,茶百道(02555.HK)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同行们战略收缩的时候,茶百道却逆势扩张,2024年门店数再创新高;
当前茶饮品类繁多,茶百道的客户却特别忠诚,注册会员1.39亿,活跃会员5929万,粘性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上市以来连续两次分红。
在笔者看来,茶百道之所以别具一格,源于三大创新:产品创新、供应链创新、数字化创新。
我们先看茶百道的产品。
新茶饮行业普遍面临产品同质化的痛点,而茶百道凭借“经典爆款+高效创新”的双轮驱动策略成功突围。凭借领先的研发能力,茶百道在上市前便构建了由经典茶饮、季节性茶饮和区域性茶饮组成的产品矩阵。经典茶饮通过明星单品吸引消费者持续复购,而季节性和区域性茶饮则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差异化设计,为消费者带来持续的新鲜感。
在稳固产品基本面的同时,茶百道的创新能力成为其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的关键。2024年,茶百道共推出60款新品,并完成了对42款经典产品的配方升级,平均每周上新近1款,远超行业每月1-2款的平均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推出的“超级蔬食”系列产品,不仅引领了行业健康化转型,还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喜爱。其中,“小麦草系列”新品上市两个月内消耗了10万斤小麦草原料,成为现象级爆款。
创新举措不仅巩固了茶百道的市场地位,也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再看茶百道的供应链。
供应链是支撑产品创新的基础。2024年,茶百道持续加大供应链能力建设投入,以高效物流和自主生产双轮驱动,为产品创新提供坚实保障。
在物流配送方面,茶百道已在全国范围内构建起覆盖率达92%的“次日达”仓配网络。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北京、成都、重庆等地开通了41条夜间信任交接配送路线,进一步优化了配送效率。通过扩大产地直采,结合干线配送、城市配送和快递配送的多维物流体系,茶百道持续完善水果供应链布局。目前,门店水果统一配送覆盖率达71.7%,约92%的门店实现下单补货次日达,有效提升了产品品质稳定性。
在生产端,自有工厂的建设进一步夯实了原料可控性。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的环保包材工厂“森冕工厂”2023年产能接近1.4万吨,不仅满足了品牌自身的环保包材需求,还对外销售植物基聚乳酸(PLA)等环保材料,拓展了业务边界。此外,福州原叶茶生产基地于年内正式投产,配备12条自动化产线,年产能达5000吨。自有化生产模式降低了对第三方供应商的依赖,同时将原料品控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为产品创新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茶百道的供应链有多强?
以茶百道推出的桑葚系列新品“三重莓果·晚安杯”为例,全国超过七成的门店都能品尝到桑葚系列新品“三重莓果·晚安杯”,即便是远在北京的消费者,也能享受到源自广东的新鲜桑葚风味;而广东省内的门店所使用的桑葚,往往前一天刚从枝头采摘。
通过供应链的全面升级,茶百道不仅提升了运营效率,更以原料可控性和物流时效性为产品创新提供了坚实支撑,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新茶饮市场的竞争优势。
最后,是数字化创新。
茶百道通过规模化应用AI技术,赋能“人货场”提质增效,其数字化能力获得国家权威认可,成功入选中国信通院“软件智效领航者”典型案例。在门店场景中,茶百道依托AI大模型技术搭建了全新的督导工作平台,大幅提升门店管理效率,同时为加盟商提供统一的店务工作台,全方位赋能加盟商的经营管理。
不久前,茶百道宣布将DeepSeek、通义千问、阶跃星辰等国产大模型技术应用于门店管理、顾客服务、食品安全管控及效能提升等多个环节,逐步构建起“三位一体”的智能管理体系,并在全国8000多家门店实现规模化落地应用。
引入DeepSeek AI大模型后,茶百道的智能巡检系统通过全天候多维度图像识别技术,可自动检测门店卫生、产品出品等关键环节,识别准确率高达90%,巡检效率提升30%。此外,基于大模型技术,茶百道整合了经营数据、剩余物料、效期管理等多维信息,自动生成预警提示,对食品安全进行严密管控,进一步提升了运营效率和管理精度。
通过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茶百道不仅实现了门店管理的智能化转型,还为加盟商提供了更高效、更精准的支持,展现了其在数字化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
当前,茶百道门店规模稳步提升,门店数同比增长7.6%。截至去年年底,茶百道在一线、新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及以下城市分布的比例分别为9.4%、25.5%、20.2%、19.3%、25.6%。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相较于同价格带的竞争对手,茶百道的门店分布全国化程度明显更高,且省份、城市分布相对平均;公司高线城市门店占比也显著高于其他头部茶饮品牌。未来在面向下沉市场进行门店加密的过程中,全国化分布、高线城市高占比带来的品牌势能将帮助茶百道形成“降维打击”。
新消费赛道竞争激烈,“新王换旧王”是常态。茶百道无疑已通过创新“组合拳”构筑了自己的强大护城河,也唯有不断创新,是突破内卷的制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