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椰岛称送检鹿龟酒霉菌、酵母未超标,此前曾违法添加伟哥

泡财经

海南椰岛

发布时间:

2022-10-11 18:46:10

泡财经APP

【概述】

泡财经获悉,10月11日晚间,海南椰岛(600238.SH)发布说明公告,解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期抽检了公司江西萍乡客户销售的椰岛鹿龟酒(500ml实惠装),认为“霉菌和酵母”项目超出了GB16740-2014的限量指标相关事项。

海南椰岛表示,公司将包含被抽检批次在内的近三年生产共53批次多种规格椰岛鹿龟酒委托海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验,海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验结果显示,送检的53批次鹿龟酒的“霉菌和酵母”符合GB16740-2014的规定,未出现超标情况。

海南椰岛进一步解释称,霉菌和酵母超标,原因可能是加工用原料受霉菌污染,也可能是流通环节抽取的样品霉菌和酵母超标,后者为储运条件控制不当导致。为进一步保证产品质量,公司已采取相应措施加强运输环节控制,并要求相关经销商切实强化仓储管理。

海南椰岛还表示,公司历来重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未来仍将继续积极配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处理江西萍乡鹿龟酒抽检事宜,并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以优质产品服务于广大消费者,坦诚地接受市场、消费者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科普】

海南椰岛主营业务为酒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有健康保健酒“椰岛鹿龟酒”与“椰岛海王酒”,白酒“海口大曲”与“椰岛原浆”等,同时公司布局椰汁类生态饮品和软饮料(非碳酸),并开展商品贸易与供应链业务协同发展。

【解读】

日前,鹿龟酒在江西被查出“霉菌和酵母”超标,海南椰岛发布说明称,之后送检的53 批次合格,并坦诚地接受市场、消费者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梳理下这件事起因经过:

9月2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发布关于12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其中海南椰岛旗下椰岛鹿龟酒霉菌和酵母数抽检不合格。

根据今日公告,海南椰岛在获悉抽检信息后,迅速开展自查自纠,将包含被抽检批次在内的近三年生产共53批次多种规格椰岛鹿龟酒委托海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验。海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验结果显示,送检的53批次鹿龟酒的“霉菌和酵母”符合GB16740-2014的规定,未出现超标情况。

鹿龟酒是海南椰岛的拳头产品。公司曾表示,椰岛鹿龟酒主要采用鹿茸、鹿骨胶、龟板胶三味动物药材,辅以黄精、党参、熟地等十二味中药材,采用海南特酿的米酒为酒基酿泡而成。椰岛鹿龟酒曾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是“海南老字号”产品。

鹿龟酒所属的保健酒和白酒业务,也撑起了海南椰岛40%的收入,剩下除酒业外的业务包括饮料、贸易、商业零售。不过,作为“看家本领”,鹿龟酒的销售表现近年来逐渐式微,收入呈现下降趋势。

2016年-2021年,海南椰岛的鹿龟酒系列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1.11亿元、9515.35万元、7281.69万元、3040.93万元、9423.88万元、6928.31万元,其中2019年跌至谷底仅有3000余万元,尽管2020年-2021年有所回升,仍难以再现2016年过亿元收入的辉煌。

在主打产品收入下滑的同时,海南椰岛近年来也陷入亏损,内控和管理也出现问题,甚至“披星戴帽”。

首先,在经营方面,2016年以来六年时间里,海南椰岛有四年出现亏损,分别是2016年亏损3525.01万元、2017年亏损1.06亿元、2019年亏损2.68亿元、2021年亏损6014.09万元。公司也因2016年度、2017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连续两年为负值,于2018年4月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一年后又因信披违规于2019年4月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直至2021年4月才“摘帽”。

半年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海南椰岛实现营业收入3.93亿元,同比减少7.70%;实现归母净利润1113.28万元,同比减少29.79%。

此次这并非海南椰岛第一次被官方“点名”。早在2015年,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一份名单,51家保健酒、配制酒违法添加伟哥,其中,海南椰岛的拳头产品椰龟鹿龟酒赫然在列。伟哥,西地那非,属于酒类严禁添加的成份。这一事件严重败坏了椰岛多年积累的信誉,甚至导致次年一季度海南椰岛业绩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4008.88%。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0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