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财经获悉,10月11日晚间,梅花生物(600873.SH)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不低于3亿元(含)且不高于5亿元(含),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从二级市场回购公司股份,用于注销,减少注册资本。回购价不超过12元/股。
根据公告,此次预计回购的股份约为2500万股-416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88%-1.46%。
回购股份用于减少注册资本,也即将回购的股份依法全部予以注销,进而减少公司注册资本。根据公司法,公司以减少注册资本目的进行回购,应当自收购之日起十日内注销。
回购自家股份并注销,是对投资者很友好的行为。在盈利总量不变的前提下,股本变少,每股的盈利自然就上升了,可以起到稳定股价、提高股价的作用。
据证券日报,今年以来,在政策支持下,上市公司回购“热度”持续升温。截至10月7日,据Wind数据统计,剔除股权激励注销、盈利补偿等定向回购情形,年内A股市场已有1321家上市公司对外发布回购方案,较去年同期增长超两倍,回购数量和金额均创历史新高。
业内普遍认为,上市公司把回购的股票全用于注销、不再流通,能够更好地起到市值管理的作用,是直接回报股东的一种方式。
梅花生物深耕“氨基酸+”战略,自成立以来不断布局新产品、新业务,目前已形成动物营养氨基酸(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等)、鲜味剂(味精、呈味核苷酸二钠等)、医药氨基酸(谷氨酰胺、脯氨酸等)、大原料副产品(玉米胚芽、蛋白粉等)等全方位业务布局。
公司拥有内蒙古通辽、新疆五家渠、吉林白城三大生产基地和廊坊、上海两大研发中心,主产品赖氨酸、味精、苏氨酸、黄原胶、呈味核苷酸二钠、医药氨基酸等产品规模居全球前列。
不过,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及扣非净利润双双陷入下滑。期内,梅花生物实现营收126.43亿元,同比下降6.96%;归母净利润14.74亿元,同比增长7.5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03亿元,同比下降7.37%。
(本文数据来源于东方财富choice、证券日报、公司公告等)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